- 精神病的社会康复
- 作者:何怡发|发布时间:2011-05-06|浏览量:669次
众多 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心理康复问题应该怎么做,下面就来谈谈精神病的社会康复:一. 不少精神分裂症病人经治疗好转后,仍残留着社会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胜任职业工作和学习任务,效率下降。2.不能共同挑起家庭的担子。3.不会与人交往,深居简出,独来独往。4。缺乏意志、要求与欲望指向,生活被动,甚至个人生活的料理也要督促照顾。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要尽力减轻或消除病人残留的社会功能损 害,使病人再度负担起各项社会职能。 二。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具体可包括四个内容: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交康复。1.生理康复:精神分裂症在得到控制后,常会有较多的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疲劳乏力、心悸心慌等。这些不适也常成为病人逃避其社会职责的理由。因此生理康复可为社会康复提供有利条件。2.心理康复:这是全面康复的核心。精神分裂症病后的社会功能损害 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情感淡漠 、思维的贫乏、意志的薄弱、行为的迟钝、欲念的空芜 等才导致了他的职业不能和社交不能。因此心理康复的好坏是社会康复的关键。3.职业康复:这是指在病人已有的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的水平下,训练和培养他可能承担的职业能力,变单纯的社会消费为对社会能有所贡献。4社交康复:这是社会康复的高水准,要求病人能如常人一样在社会人群中生活交往,而不是与社会疏隔的。要达到理想的社会康复,基础还在于合理的药物治疗。没有合理的药物治疗,精神症状消失不彻底,身体没有轻松舒适的感受,职业康复和社交康复的质量也不会高。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基础下,对病人进行再教育、再适应、再习惯,这是社会康复的必经之路。精神分裂症病后,病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如自身的价值观、期望欲、对他人的态度、社会的要求等都发生了不少变化。病人重返社会,一下子进入角色并不容易,需要再教会他们生活的技巧,重新适应环境,养成习惯,踏上社会。 三。在推动促进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家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因为家庭是病人活动最多的场所,家属是他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因此,家属是病人康复的主要承担者。家属要在有关部门和精神科专业 人员的合作下做好下列工作:1.为巩固和促进生理、心理康复,必须监督患者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和执行其他医疗任务,定期门诊。2.训练提高病人对异常心态的分辨能力和调控能力。3.制定切实可行、逐步提高要求的作息时间和劳务安排,按时检查执行情况,使病人从被动地接受照顾到主动地操持家务和承担责任。要求做丈夫的像丈夫,做父亲的像父亲。能关心自己也能照顾别人,使家庭与社会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这些都是人的社会功能。4.帮助患者按实际情况接受新的职业训练,恢复职业能力。推动他们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扩大社会接触,汇融于社会之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何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