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 作者:唐咸玉_(附)|发布时间:2011-10-30|浏览量:1281次
范冠杰* 唐咸玉* 唐爱华* 李双蕾* 罗广波*
提 要:为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为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入选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8周后,两组均能较好地降低症状学积分、空腹血糖(FBG)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治疗组还能升高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LPO),且能够显著减少UAE,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对SOD、LPO的改善不明显。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早期DN具有肯定的疗效。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唐咸玉
主题词: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药疗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早期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近年来,我们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早期DN,并与单用降糖西药作对比观察,以探讨中医治法及其方药在早期DN中的治疗作用。
1.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本组研究对象均按WHO诊断标准[1],确诊为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h,超过300mg/24h诊断为临床糖尿病肾病[2]。采用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辨证诊断标准(1992年)[3],明确中医证候分型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者。
1.2 病例选择 随机原则分为中医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40~81岁,平均(58.6±13.12)岁;糖尿病病程0.3~10.5年,平均(5.78±2.04)年;患早期糖尿病肾病时空腹血糖水平6.9~16.7mmol/L,平均(8.18±2.87) mmol/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128.8±31.8mg/24h;34例患者中,合并神经病变者11例,眼底病变者8例,高血压及冠心病者9例,糖尿病脑病1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8~77岁,平均(49.6±12.60)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6.77±1.89)年;患早期糖尿病肾病时空腹血糖水平6.6~17.27mmol/L,平均(9.06±2.99)mmol/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137.3±34.6mg/24h。31例患者中,合并神经病变者13例,眼底病变者9例,高血压及冠心病者8例,糖尿病脑病1例。两组间一般情况基本相似,均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因素如尿路感染、发热、心衰、糖尿病酮症等,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在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糖适平或糖适平加拜糖平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合并高血压者,用贝那普利10mg/d,或加波依定5mg/d控制血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汤剂:生黄芪30g,生地20g,怀山药30g,川芎20g,丹参20g,莪术10g,芡实15g,金樱子3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均以8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开始禁服血管活性药物、抗氧化药物等。
2.4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运用等级症状资料积分法(即将症状按照发生的频率、程度及临床表现的特点,分为重记3分,中记2分,轻记1分,无记0分四级);(2)空腹血糖(FBG),采用真糖法;(3)24h尿微量白蛋白(UAE)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4)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测定:采用TBA法;(5)血清SOD含量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医学研究所提供,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2. 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 ±s表示,由SAS软件处理。
3.结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FBG、UAE、SOD、LPO比较( x±s)
组别 症状积分 FBG(mmol/L) UAE (mg/24h) SOD(Nu/ml) LPO (nmol/L)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