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贾海霞主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科室:
乳腺外科
- 乳房中的微小钙化
- 作者:贾海霞|发布时间:2010-05-16|浏览量:3126次
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某些特异形态的钙化是乳癌的危险因素。成簇样微小钙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钼靶平片征象。根据微小钙化形态、大小、数量和密集度等表现可反映病变性质和范围。微小钙化点可位于肿块内或周围,总数目6~15枚,密度不均,大小不等。乳腺X线检查可提高隐匿癌、微小癌和早期癌的诊断率。乳腺恶性病变单位面积微小钙化数目较多,可能为癌组织坏死和癌细胞分泌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钙化点间密度不同、大小不一可能是钙盐沉积时间长短不同,随时间延长首先形成的钙化密度相对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与良性钙化相比,恶性钙化群平均密度较低,密度及大小对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价值较大。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分布似乎无规律可循,但病理发现癌肿发生于末梢导管时,钙化可位于大片坏死组织中或癌细胞间,亦可存在于所属上级导管内或导管分叉处或相邻腺泡腔内。癌灶区域性钙化可呈细沙型或混合型,导管内钙化呈蠕虫型,可能与肿瘤异常分泌沿导管引流有关。当癌肿位于较大导管时,远离病灶钙化常位于外周下一级导管内,以细沙型为主,可能是癌细胞异常代谢物或癌细胞逆流刺激末梢导管及腺泡而产生。数目多、颗粒细、边缘粗糙,可位于块影内或外的提示恶性。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贾海霞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