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 脑瘫孩子长大能结婚吗
- 特色疗法治疗脑瘫将被推广
- 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
- 眼针疗法临床应用
- 孤独症
- 什么是高压氧疗法,其适应症是什...
- 言语治疗之构音障碍治疗
- 有言语障碍者如何进行口面与发音...
- 评价与治疗一体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 骨盆带关键点的控制有哪些?
- 髋关节外展受限时,如何区别是内...
- 简述脑瘫患儿髋内收、内旋的成因
- 下肢矫形术及其原则是什么
- 如何处理婴儿尿布疹、新生儿红臂
- 吮拇指、咬指甲癖是怎么回事,家...
- Bobath疗法的着眼点有哪些...
- 下肢关键点的控制有哪些?
- 骨盆带关键点的控制有哪些?
- 脑性瘫痪是否遗传?
- 肩胛带的关键点控制有哪些?
- 肩关节的关键点控制有哪些?
- 头部关键点的控制有哪些?
- 什么是关键点?
- Bobath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
- 何谓Bobath疗法
- 小儿脑瘫适宜的水果
- 小儿脑瘫适宜的食物
- 诊断脑瘫需要哪些条件?
- 何为发育临界儿?
- 手术能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吗?
- 脑性瘫痪常合并哪些功能障碍?
- 脑性瘫痪伴随的症状是什么?
-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有哪...
- 脑性瘫痪儿童的发育特点是什么?
-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特点有哪...
- 痉挛型四肢瘫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 痉挛型双瘫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康复医...
- 超声定位A 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特点有哪些?
- 脑性瘫痪如何分型?
- 6??12个月脑瘫儿童的早期异...
- 1??6个月脑瘫儿童的早期异常...
- 脑瘫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 脑性瘫痪的病理损伤与临床
-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什么是异常姿势?
- 什么是运动障碍?
- 什么是脑瘫?
- 脑炎的分类
- 脑炎的定义
- 黄芪临床应用研究
- 作者:关丽君|发布时间:2012-06-18|浏览量:860次
黄芪其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其功效概括为四: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其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芭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20世纪80年代,有人将中、日、朝三国的中医处方用计算机处理,黄芪的使用频率居于第11位,《伤寒杂病论》中有7处对黄芪的具体应用,历代医家对黄芪的应用也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对它的药用价值多有论述。黄芪一药多能,用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吐血,便血,崩漏,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及一切气虚血亏之证【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的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广泛,黄芪单味药、复方制剂及提取物也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黄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加以综述。沈阳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科关丽君
1循环系统
1.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黄芪作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起到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的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供给能量;抑制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减轻心肌硬度,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对心脑肾喝横纹肌等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运动耐量,改善消化功能和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王恒和【2】等研究将1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即分为西药组与黄芪组,前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后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家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和左室社血分数及舒张晚期/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和血浆神经肽、内皮素和心钠素、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等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黄芪组89.74%,西药组80.77%,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1.2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注射液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尤其显著。黄芪加快心肌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肌有显著的强心作用,使心肌收缩振幅增大,排血量增多,对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的心力衰竭具有一定作用【3】。张虹霞[4]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和极化液治疗组,结果黄芪治疗组总有效率与极化液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
2.神经系统
2.1缺血缺氧性脑病 黄芪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产生的过度氧化作用的影响,还可提高人体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含量和活力。黄芪注射液是从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甲甙、异黄酮类成分等,相当于含生药2g/m1。其中黄茂多糖具有耐低温、抗缺氧,抗辐射、抗疲劳等应激作用;黄芪皂甙能抑制Na+ZK+ZATP酶的活性,能明显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合成;异黄酮类成分可抗脂质过氧化,增加组织细胞抗缺血缺氧能力。有实验表明,在加入黄芪注射液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少于单加LOHP组,且细胞NGF浓度上升,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NGF浓度保护神经细胞【1】。临床观察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科对于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黄芪注射液,能有效阻断HIE的发生发展,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降低患儿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儿存活质量【5】。
2.2脑血栓 试验研究表明【6】 小剂量使用黄芪注射液可提高机体纤溶活性而发挥溶栓作用,同时可延长APTT、PT、TT而影响凝血过程,产生抗凝作用,预防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
3.1防治感冒 黄芪能提高病毒诱生和自生干扰素的能力,从而增强对病毒抑制作用,促进抗体生成。易感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减少,而且可减轻感冒症状,缩短病程【7】。
3.2防治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由IgA介导,T细胞依赖,肥大细胞启动,并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I型变态反应。黄芪能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IgA水平,抑制IgE ,调整环核苷酸,改善细胞及细胞器形态与功能,恢复粘膜纤毛功能,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脱颗粒反应,减少水肿,消除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着,从而使器官恢复正常[8] 。
4.泌尿系统
4.1肾病综合症 黄芪可使肾病综合症的肾脏对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同时升高血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对临床肾病综合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9】。
4.2急性肾衰竭 研究表明在甘油致家兔ARF模型中单独使用黄芪,可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上升幅度,肾组织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在利用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于缺血前开始给予黄芪当归的治疗中,亦发现可降低血肌酐升高幅度和病理损害的相似结果【10】。
5结语 黄芪所含有的化学物质丰富,药理作用广泛能保护心肌、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双向调节免疫等,临床应用于防治感冒、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栓,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Ⅱ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疾病均有明显疗效。黄芪单品、复方制剂以及黄芪注射液也逐步广泛的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认识也将更进一步, 黄芪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会更加明确, 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适应证也将更加广泛。因此加强对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必将推动中医药临床事业的发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