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成腊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科室:
创伤外科
- 2010美国创伤骨科年会(OTA)印象
- 作者:易成腊|发布时间:2010-10-19|浏览量:1068次
金秋十月,2010年OTA年会在美丽的港湾城市Baltimore成功举行,笔者正值在美国学习期间,有一篇论文被录用参加壁报展示,并得到David Hak 教授的资助第一次参加,印象深刻。 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易成腊
1.OTA历史简介
OTA成立于1977年,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今年是第26次年会。OTA主席只能担任一年,负责一年来学会的工作。大会的论文汇编介绍了其历史、学会的组织机构等。
2.大会的组织形式
OTA年会组织模式与COA相似,分为国际论坛、创伤骨科的基础研究论坛、正式的年会,壁报等形式。其中国际论坛只要让第三世界国家骨科医生提供交流平台,本次年会中国的骨科代表团大约50多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四川、天津、大连、南通等地区,本人有幸见到我国内骨科同仁、老朋友,刘藩、汤欣、鲁宜、项舟、陈云丰教授;也同时认识了来自河北三院的侯志勇教授,事实上我们出自同一系统(他跟随Wade Smith 教授是我现在学习的医院前任主任)。会议首先安排对每天都面临的争议的骨科问题作专题演讲,包括下胫腓关节固定、转子间骨折处理等问题;大会每位发言者演讲完之后都会有激烈的讨论,在中国的年会讨论似乎很少,这一点值得中国同行学习。会议期间还有传统纪念教授的专题演讲,教授被认为现代骨科的创始人之一。
在早晨6.45开始和中午休息的小会和专题讨论也非常有特点,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些workshop的操作练习;另外一特点是同时为住院医生的基础课程Course同时进行,并进行workshop操作练习。
3.本次年会感受
对参加本次年会的期望是能看到新的技术,但似乎有点令人失望,包括我在此快一年的学习,美国的创伤骨科医疗水平似乎到达了登峰造极、标准化的治疗阶段,医院临床技术大小医院没有实质性差别,可能与其医生的培训体系有关系。
4. 借鉴的地方
会议的讨论部分很热烈,同时对骨科常见的争议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讨论,大会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