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JCC第七版NSCLC TNM分期介绍
- 作者:杨志祥|发布时间:2011-09-25|浏览量:1674次
AJCC第七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IASLC/ATS/ERS推荐)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重庆市中山医院肿瘤科杨志祥 | |
T 原发肿瘤 |
|
|
|
TX |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
T0 |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
Tis | 原位癌:指局限粘膜层的鳞状细胞癌,或原位腺癌 注:1、原位腺癌(AIS,原来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延肺泡壁生长;肿瘤已被完整切除且送病理;无血管、淋巴管及胸膜侵犯;无乳头状、微乳头状结构,肺泡腔内无肿瘤细胞。 2、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与原位腺癌的鉴别诊断:原位腺癌细胞核的不典型性;病灶比较大(有人认为直径>0.5mm,面积<40mm2);出芽及成簇生长。 |
T1 a
T1a T1b | 肿瘤最大径≤3 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近端(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肿瘤最大径≤2 cm 肿瘤最大径>2 cm但≤3 cm。 |
T2b
T2a T2b | 肿瘤>3 cm但≤7 cm或者肿瘤具有以下任一特征: l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 cm l 侵犯脏层胸膜 l 伴有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未累及全肺 肿瘤最大径>3 cm但≤5 cm 肿瘤最大径>5 cm但≤7 cm |
T3 | 肿瘤>7 cm或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壁层;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 cm以内的主支气管a,但尚未累及隆突;或伴有累及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或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分散的单个或多个瘤结节。 |
T4 |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同侧非原发肿瘤所在叶的其他肺叶出现分散的单个或多个瘤结节。 |
N 区域淋巴结 |
|
Nx |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
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 |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侵犯。 |
N2 | 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
N3 | 转移至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
M 远处转移 |
|
Mx |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
M0 | 无远处转移。 |
M1c | 有远处转移 |
M1a | 对侧肺叶出现分散的单个或多个瘤结节;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 |
M1b | 远处转移 |
a 任何大小的非常见的表浅播散的肿瘤,只要其浸润成分局限于支气管壁,即使临近主支气管,也定义为T1。 b 肿瘤大小≤5 cm或者大小无法确定的T2肿瘤定义为T2a,肿瘤>5 cm,但≤7 cm的T2肿瘤定义为T2b。 c 大多数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以及心包积液)由肿瘤引起。但是有极少数患者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多次细胞学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均呈阴性,且积液为非血性液,亦非渗出液。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结合临床确定积液与肿瘤无关时,积液将不作为分期依据,患者仍按T1、T2、T3或T4分期。 |
1. 对肿瘤大小(T)分期,将目前的T1细分为T1a(肿瘤直径≤2 cm)和T1b (2 cm<直径≤3 cm),T2细分为T2a(3 cm<直径≤5 cm)和T2b (5 cm<直径≤7 cm),将目前T2中直径>7 cm者划归为T3,现T4中同肺叶有子灶者划归为T3,现M1中同侧肺不同肺叶有子灶者划归为T4,现T4中有癌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广泛胸膜转移者划归为M1。
2. 对淋巴结(N)分期仍按照原标准。
3. 对转移(M)分期,建议将恶性胸膜腔积液及同侧胸膜转移结节由目前的T4划归为M1a,将对侧肺小结节转移由现M1划归为M1a,远处转移M1中肺外转移划归为M1b。
4. 综合TNM分期的主要变化包括将T2aN1由原ⅡB期划归为ⅡA期、将T2bN0 由原ⅠB期划归为ⅡA期、将T4N0和T4N1由原ⅢB期划归为ⅢA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