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kulicz综合征
- 作者:张超|发布时间:2011-02-20|浏览量:2165次
Mikulicz病:一种原因不明的双侧慢性泪腺炎,同时伴有双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壮年,泪腺肿大柔软,有的病例还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由于腮腺受累,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常诉口腔、鼻咽部干燥。如合并全身白血病、结核、淋巴肉瘤、肉样瘤等病时,则为Mikulicz综合征。新乡市中心医院中医风湿免疫科张超
资料:
Mikulicz病由波兰医生Mikulicz在1888年首先报道1例双侧无痛性泪腺和涎腺对称性肿大,后人称之为Mikulicz病,病因至今不清。1952年Godwin根据病理学将此病改名为“淋巴上皮病损”,现国内外文献多用此名。我国最早为陆英(1938)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报告一例,以后我国先后有5例个案报告。由于首发症状多为涎腺肿大,患者常在口腔科就诊。
由于Mikulicz病属自身免疫疾病,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甚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全身疾病;另一方面,由于少数病例的淋巴上皮病损的淋巴细胞成分可转化为恶性淋巴瘤;而增生性上皮可恶变为鳞癌,这些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本病,及时阻止病情发展十分重要。治疗上通常主张激素治疗及切除局部肿块,但也有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