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发热怎么办
- 作者:王红霞|发布时间:2011-05-29|浏览量:164次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很多:
1、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内在因素:生病、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
3、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查找病因很重要,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让发热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 只有患了颅内感染、脑病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细菌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发热不会把人烧笨,烧聋。 但如果体温过高,孩子可能会出现抽搐(高热惊厥),应警觉。 巴彦淖尔市医院儿科红霞
正确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可意洗温水澡,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如果孩子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将孩子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
6、使用退热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正确使用退热药:
1、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林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2、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
3、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的同时并用,单独使用比较安全。
4、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药会有毒性,任何药物(包括退烧药)都有它们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
5、最重要的是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