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长松主治医师
-
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科室:
微创整形美容中心
- 医生“暴露了”怎么办??!!!
- 作者:刘长松|发布时间:2011-12-13|浏览量:1015次
12月1日,***总理在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时指出,应该尽快研究将艾滋病等血源性职业暴露纳入职业病范围,予以工伤保障。这个消息令人鼓舞。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医务人员中有40%的人被针头误伤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比一般人群高,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和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美容激光中心刘长松
“你暴露了”,对医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了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这类职业暴露,包括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等。在世界各地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所患疾病中,传染病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
■“你暴露了”
一个月前,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年轻外科医生在急诊连续做了3台手术。在为一位患急性肠梗阻的老太太进行术后缝合时,他的手被针扎伤了。这在工作强度和紧张程度都很高的急诊科很常见。因为抢救时间有限,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这位外科医生接着做完了手术。
3天之后,检测报告提示:老太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时,这位外科医生已经过了24小时的保护性服药期,这时再服药,已无法保证100%不被感染。
作为一名整形科医生,在我硕士轮转科室期间,曾在急诊外科学习几个月,每天都要接待、处理、手术数十名急诊患者,大家都知道,当前社会只有想不到的传染病,没有得不到的传染病,梅毒、乙肝、艾滋病等等人群太多了,特别是急诊患者来就医的时候是没有也不能进行任何化验检查的,急诊医生护理人员就是在冒着一定的风险为患者进行处置,输液、手术,这期间,每一个过程,稍有不慎就会被锋利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器割破手指,甚至患者术区的血管突然窜出一股鲜血而喷到毫无准备的医生的眼睛上,这样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其实,要问问哪个外科医生没被手术刀扎过,肯定是没有没被误伤过的,这是家常便饭,防不胜防!我就曾被手术刀割破、缝合时针尖扎过十多次,其中就包括在急诊科,有一次为一个感染梅毒的患者手术时不小心刺破了手指头,不过还好,目前5年过去了,我还没什么问题。
“你暴露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像是可怕的梦魇,更像是挣不脱的魔障。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2倍~3倍。更精确的数据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美国医疗机构疾病检测的统计结果:经皮暴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0.3%,发生针刺损伤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2%,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6%~30%。
“当医务人员的安全健康都不能保证时,整个社会就会人心惶惶。”一位精通卫生相关立法的官员这样表达自己在SARS期间的切身感受。
■“我不甘心”
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未引起足够重视,防治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医疗卫生机构职业防护医师不足,培训和教育不足,防护措施不力等。在王焕强看来,医务人员受到职业暴露侵害,暴露出相关防护措施如职防、感染控制、宣教、培训等的不足或缺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中心主任孙纽云引述的小雪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护校毕业后,广东籍姑娘小雪在家乡一家二甲医院当上了一名外科护士。和所有护士一样,小雪要给病人提供打针、输液治疗等护理服务。其间,从来没有人要求她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要戴手套或做好其他防护措施,也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安全培训。由于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加之每天工作繁忙,被针头扎伤的情况时有发生。2007年,年仅26岁的她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那时,刚参加工作的小雪,没有男朋友,没有不洁的生活史,没有其他接触机会,感染的原因指向职业暴露。
“从来没有想过会得艾滋病,觉得这个离我太遥远了!”小雪苦涩地表示,“我只是不甘心!不甘心!”
染病后,小雪工作没有了,生活完全改变了,由于无法说清是在哪一场操作中感染的,甚至难以按工伤获得补偿。后来,她被发展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志愿者,陆续有原来的同事和知情的好心人资助她以继续生活。在更多遭受职业暴露危害的同行们看来,小雪尚属“不幸中的幸运”。
专家指出,近年来,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接触和防护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研究虽不断加大,但仍缺乏保护医务人员健康和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活动的综合性的职业卫生与安全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