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56例外科治疗
- 作者:宋霖|发布时间:2010-05-21|浏览量:975次
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56例外科治疗
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07)
宋霖 高爱兴 郑述建
老年大肠癌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梗阻呈渐进性发展,就诊时间的早晚常影响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1】。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营养不良,因此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老年大肠癌合并肠梗阻5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外科宋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男38例,女18例,年龄65-87岁,平均71岁,病程1-2年,入院距手术时间8小时-5天。其中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36例,低分化腺癌8例,粘液腺癌7例。Dukes分期:B期21例,C期31例,D期4例。病变部位,升结肠癌26例,结肠肝曲癌8例,结肠脾曲癌6例,降结肠癌11例,乙状结肠癌5例。术前并存病:贫血、低蛋白血症18例,冠心病11例,慢性肺部疾病14例,糖尿病8例,同时有二种以上疾病7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即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治疗,同时明确病变部位,积极治疗并存病。56例中有43例施行了一期手术(76.8%),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3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9例。二期手术9例(16.1%),其中先切除肿瘤,近端造瘘,以后行肠吻合闭瘘5例,先行近端肠管造瘘解除梗阻,二期切除肿瘤吻合4例。单纯造口4例,均因肿瘤晚期广泛转移。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2 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于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1例。术后肺部感染8例。
3 讨论: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其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表现为症状隐匿的慢性过程,故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忽视病情而使病程至进展期,即使早期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常没有引起重视,未能进一步行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导致延误诊断及治疗。同时老年人常伴发其他疾病,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术式选择上,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率据报道达80%以上【2】。本组右侧结肠癌并梗阻34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未发生吻合口漏。左半结肠的急性梗阻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过去认为一期切除吻合存在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等危险,多主张分期手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营养支持和术中肠道灌洗的应用【3】,左半结肠癌并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率大大提高。我们总结认为老年大肠癌有其特殊性,对没有严重并存病,能耐受根治性手术,没有远处转移,肿块尚活动。同时梗阻时间短,肠管血运好,炎症水肿不明显,术中能做到肠道彻底减压和清洁灌肠者,术中吻合口符合“上空、口正、下通”条件的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可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本组22例左半结肠癌中,Ⅰ期吻合9例,术后1例患者于术后第6天引流管内引流出少量肠液,考虑发生吻合口漏,经充分有效的引流,并加强营养支持而愈。9例术中肠道灌洗欠理想,肠管水肿明显,血供不良,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有严重的并存病并估计难以耐受长时间手术,行分期手术。其中先切除肿瘤,近端造瘘,以后行肠吻合闭瘘5例。先行近端肠管造瘘解除梗阻,二期切除肿瘤吻合4例。4例因术中发现肿瘤晚期广泛转移,行单纯造口。
围手术期处理上,老年人手术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增加,因此,术前重点应对并存病作出风险性评估和治疗,纠正异常生理指标,改善主要脏器功能,使生命器官在围手术期保持较佳功能,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耐受及手术切除率。
总之,随着手术及麻醉技术的提高,尽管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患者大多年纪较大,具有一般情况差,晚期者多,本身并存疾病多等特点,只要术前积极充分准备,治疗方案合理,若没有手术治疗绝对的禁忌症,完全可以行外科手术治疗。
【1】 田全忠:60例老年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诊治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24。
【2】 汪建平,唐远志,董文广: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2):79-81。
【3】 彭淑牖,王晓年,牟一平,等:左半结肠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1):66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