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的预防
- 作者:柳咏|发布时间:2010-01-21|浏览量:441次
肝炎和肝癌多项研究表明,肝炎和肝癌关系密切。和肝癌有关的肝炎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尤以前两者关系密切,而甲型、戊型肝炎和肝癌无关。积极防治肝炎是预防控制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手段。常州市中医院肝胆外科柳咏
遗传和肝癌原发性肝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就是说家庭成员或家族中会有多人患原发性肝癌。检查发现家族成员都是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慢性携带者,这种情况是由于家族成员生活接触密切,互相感染乙型肝炎所致,特别是母亲患乙型肝炎,非常容易传染子女。因此,肝癌的家族聚集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原发性肝癌是遗传病,但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患肝癌的危险性要高于无肝癌家族史的人。
烟酒和肝癌烟草的燃烧物中含有许多的化学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时就会引起动物的癌症。吸烟者患肝癌的危险性随着每日吸烟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过量饮酒和口咽部癌、食管癌和肝癌都有关。过量饮酒还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的人如饮酒可加剧肝脏的损伤,因此有慢性肝炎的人不宜饮酒。
黄曲霉毒素和肝癌黄曲霉毒素由黄色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有多种成分,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作用最强,能够引起动物肝癌。我国东南地区是肝癌的高发区,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尿中有黄曲霉毒素产物的人患肝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无黄曲霉毒素的人。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至少是肝癌发生的促进因素。
肝癌的预防肝癌的预防工作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以前两者意义更大。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肝癌的病因主要是饮用水的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肝炎病毒感染,因此改水、防霉和防肝炎是防治肝癌的关键。二级预防是指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早期无症状和体征,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处于晚期,因此应加强防癌意识。有肝炎病史、有肝癌家族史、年龄在35岁以上者,最好每半年定期进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如出现肝癌争取早诊早治。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因此,早期诊断也是肝癌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级预防是已经诊断的肝癌病人,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等,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