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文明主任医师
-
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脑病科
- 昨夜,你睡得还好吗?
- 作者:杨文明|发布时间:2010-03-24|浏览量:1453次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觉,对于每晚能安睡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对于每晚难以入眠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折磨。睡眠问题,已成为公众健康问题。
睡眠不足易诱发疾病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睡眠障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流行病,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安徽省中医院脑病科杨文明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我们抵御躯体及心理疾病的能力,维持人体代谢处于“年轻”状态,故睡眠充足的人容颜滋润靓丽。长期失眠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事故发生几率较睡眠正常的人高2倍。失眠可能导致情感脆弱、对生活缺乏兴趣、性欲减退、精神抑郁。失眠人群患抑郁症的人数为正常人的3倍,既有抑郁症又严重失眠的病人,容易出现自杀倾向。
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
六大因素影响睡眠质量
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失眠症发病率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很多方面违反了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打乱了人体睡眠与醒寤的正常生理功能。
体质因素。绝大多数失眠症患者都有先天体质上的弱点。由于体质较为敏感,其对外界事物的变化也更为敏感,情绪变化较大。他们往往遇事容易激动,责任心特别强,或性格较为内向,遇事易惊恐,多思多虑。
精神因素。人的精神心理上受到某种外因的刺激或干扰,比如家庭、邻居、单位同事之间遇到某些事情不愉快,或发生争吵以后,常多思多虑,过多担心事情的发展等,极易打乱正常的睡眠程序。
疾病因素。 较多的内脏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胃肠病、肝病、肾病(包括内分泌疾病)、肺系疾病(如慢性咽喉炎、慢支、哮喘)以及手术后(如子宫切除后)和其他精神疾病等常伴有失眠,相互影响。此外,睡眠不好也常常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症状。
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焦虑药或安眠药,还有扩血管药、某些抗菌素、抗结核病药等也会产生严重失眠的副作用。
环境因素。不少失眠者常因住家周围环境干扰,如施工、马路边行车过多、拆迁等,还有出差、异地环境不适应,或出国时差调整不佳等影响睡眠。
如何让自己睡的香
“阴阳失调,神不守舍是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安徽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杨文明教授介绍说,解决失眠问题单纯靠药物,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食疗和心理治疗等等。中医综合运用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中药,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睡眠障碍的目的。杨教授还推荐了几款食疗的方子,比如小米粥、桂圆粥、百合粥,核桃、瓜子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大家不妨多吃,羊肉和牛肉性偏温热,属于补阳之品,吃后易引起兴奋,会加重失眠,建议不吃或少吃。空闲时用木梳梳头,晚上用鸡血藤、姜黄、丹参等中药煎煮后泡脚,能促进气血流畅,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杨文明教授还提醒,有些仁睡眠不好需要借助药物治疗,但不可乱用药物,否则适得其反。
(陈小飞 鲁文)
载合肥晚报2010年3月23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