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DA批准新药XALKORI...
- 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获证
- c-met过表达晚期胃癌 ri...
- 曲妥珠单抗的标准治疗时间是1年
- BR成为惰性NHL一线治疗方案
- 乳腺癌与补充维生素D
- 贝伐单抗在三阴乳腺癌辅助治疗结...
-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5...
- 何为肝功能Child-Pugh...
- 滤泡淋巴瘤预后指数-2(FLI...
- 滤泡淋巴瘤预后指数-1(FLI...
- 2012 ASCO年会重要新闻
- 2011年临床肿瘤学十二大进展
-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
- 套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指标如何?
- 如何看待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应...
- 卵巢抑制包括哪些?
- 乳腺癌基因分型有哪些?
- FDA批准批准ALK酪氨酸激酶...
- 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
- 直肠癌辅助放化疗
-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
- FDA批准甲状腺髓样癌治疗新药
- 什么是胃肠间质瘤(GIST)?
- Denosumab预防晚期乳腺...
-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 胃癌姑息化疗
-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
- 谈谈肿瘤病人忌口
- 2010年临床肿瘤学12大进展
- 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综合处理
- Halaven已经在美国被批准...
- 我院肿瘤内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胸...
- 欢迎新老病友就诊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措施?
- 作者:何义富|发布时间:2012-10-14|浏览量:856次
临床对于低钠血症的患者应当首先判断其血容量状况,明确是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等容量性低钠血症还是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等容量性低钠血症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最常见。SIADH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相对于体液渗透压水平呈不适当增高,从而导致水潴留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一组综合征。SIADH患者AVP异常分泌增多,是由于肿瘤异源性分泌AVP或一些因素刺激下丘脑释放过多AVP,这些因素包括血容量下降、低血压、恶心、低氧血症、高钙血症、低血糖、应激及体力活动等。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如果同时有尿渗透压的异常增高(甚至超过血渗透压)或尿钠>40mmol/L,应考虑SIADH的可能。诊断SIADH时,血浆AVP水平应高于正常,此为关键的诊断依据。但由于测定AVP的过程复杂,结果变异大,一般需1周以上甚至数周才能有结果,因此对临床诊治基本没有帮助,只能用于临床研究。诊断SIADH时,应注意除外ACTH缺乏。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何义富传统针对SIADH引起的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1、限制液体摄入
限制液体摄入是SIADH最普通也最广为接受的治疗方法,一般应将入量控制在500~1000ml/d。也有人建议将入量控制在24h尿量-500ml以下即可。严格限水血钠升高的幅度为每日1~2mmol/L。此治疗措施经济有效,但是不易耐受。体内AVP浓度明显增高者,限水疗效欠佳。临床上尿渗透压的水平越高意味着血中AVP的水平越高,限水的反应越差。如果SIADH患者尿钠、钾之和超过血钾水平,限水通常无效。
2、输注盐溶液
输注盐溶液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有效,而对SIADH等容量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无效,甚至可能使病情恶化:低钠血症加重或容量负荷过重。在SIADH患者中需要谨慎使用,但急性低钠血症危及生命时,需要立即补充高张盐溶液,常用3%的氯化钠。急性低钠血症定义为在48h内发生的低钠血症,可能会出现致命的症状,例如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这些症状可突然出现,缺乏前兆。
有多种计算补盐速度的参考公式,其中较为简单的是:3%氯化钠的输注速度(ml/h)=患者体重(kg)×预期的纠正速度(mmol·L-1·h-1)。在更加紧急的情况下,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弹丸式给予100ml3%的氯化钠溶液,如果临床症状不缓解,重复给药。一次给药血钠快速增高2~4mmol/L,可有效地减轻颅内水肿及颅内压。据报道,推荐血钠水平增高的极限是12mmol·L-1·24h-1或18mmol/L·L-1·48h-1。关于3%高张盐的治疗仍有争议,主要的顾虑为导致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
3、地美霉素
属于四环素家族的抗生素,能抑制AVP与肾脏的AVPV2受体结合后的腺苷环化酶的活性。通常用于不能接受严格限水且基础疾病不能纠正的患者。该药经肝脏代谢,在心衰或肝硬化的患者具有肾毒性,但如果发现及时一般可逆。
4、尿素
尿素通过溶质性利尿增加了净水的排泄,可有效地治疗SIADH的低钠血症。有效的治疗剂量为30~60mg/d。尿素的口感限制了使用,治疗中还可以看到轻度的氮质血症,但很少有临床意义。
5、氟氢可的松
疗效不确定,且存在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风险,罕有使用。
6、锂制剂
锂制剂仅部分患者有效且具较严重的肾脏损伤。
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不能耐受、毒性、疗效的个体差异等,临床上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多数不是针对病理异常的治疗。十余年前对AVP抗利尿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AVP结合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抗利尿激素V2受体而发挥作用,一系列V2型受体拮抗剂正在逐步进入临床。V2型受体拮抗剂可与AVP竞争肾小管的V2受体,阻断AVP增高所产生的抗利尿作用,增加净水的排泄,而对尿钠、钾的排泄无影响。目前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等容(包括SIADH)及高容量的低钠血症的V2型受体拮抗剂有两种,分别是V1、V2受体均阻断的考尼伐坦(Conivaptan,静脉使用)及V2受体特异的拮抗剂托乏普坦(Tolvalptan,口服剂型)。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