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间盘突出喜欢上了年轻人
- 威胁生命的颈椎病--颈心综合症
- "颈椎病”混乱...
- 高血压不是死于高血压,而是死于...
- 性格引领健康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仅靠治疗远远不够
- 颈腰背痛的秘密太多了
- 汽车和电脑时代是大量制造脊柱疾...
- 逃逸型椎间盘的治疗对策
- “过劳死”离您和我有多远
- 颈椎病家族的新成员---短信脖
- 如何预约我的门诊
- 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椎管狭窄的问题
- "腰间盘脱出,继发椎管...
- 感知医学哲理 感悟医学真蒂
- 久坐会要你的命
- 颈椎病的六种伪装
- 诡异的“椎间盘突出症”
- 提问:我儿子十六岁,这半年总是...
- 高血压的新敌--颈椎病
- 我十几年不运动了,突然跑了一个...
- 糖尿病和椎间盘突出有关系吗
- 73岁老人患腰椎盘突出是否会引...
- 孕期坐股神经痛怎么办?
- “坐着腰痛”辨来由
- 女性患者头痛眩晕就诊攻略
- 给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疑惑答疑
- 你的脊椎健康吗?自我检测
- 银质针治疗慢性腰痛40例的临床...
- 切吸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严重腰...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
- 躯体疗法治疗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残...
- 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型椎间盘...
-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术...
- 颈椎间盘突出引发眩晕机理的初步...
- “躯体疗法”的十大技术
- 治疗腰腿痛新方法--躯体疗法问...
- 责任椎间盘突出的检出技术
- 神秘的疼痛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胶原酶溶...
- 脊柱保健产业化的展望
- 作者:柳健|发布时间:2010-11-15|浏览量:506次
脊柱疾病历史上在现代医学的学科分类中始终没有明确的界定,当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特别是信息化时代以后,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情志方式,压力、焦虑、欲望、竞争、疲惫等现象成为现代人回避不掉的生活必需。医学实践得知这种紧张是脊柱不堪重负,因而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和相关性疾病近十年来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不经意间成为“国民性”的疾病。西安唐城医院脊柱外科柳健
我们很自认的想到了医疗手段,可是面对如此天量的需求仅仅依靠19000家医疗机构显然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现有的医疗技术远不能满足人们快捷、高效、无创的大众愿景。在2010年5月西安召开的脊柱医学论坛提出了“学术产业化、产业学术化”的论点无疑给了我们面对这个棘手难题一个全新的视角。
我个人理解的产业化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理由:
1、天量需求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程度不同或多或少有过颈肩腰腿痛的历史,这个不威胁生命也很难致残的疾病却非常残酷的给生活、工作质量带来了折磨性的灾难。在工作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在追求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人内敛、保守、固有的思维定势使民众对瘫痪、手术、难治、复发的恐惧,又使人们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社会属性、社会角色、自我价值实现使脆弱不堪的脊柱像陀螺般的带病运行,也使它成为终身保健程度和重复治疗程度很高的疾病。社会转型期的困惑和安全感缺乏又使大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入根本不需要去的医疗机构接受过度的医疗过程。以上的阐述可以预见需求是无法估算的。
2、地量满足 看病去医院好像不是问题,但是做为这种非死非伤的疾病和人的社会角色、职业特点、受教育程度、性格类型、社会形态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远不是手术刀和一帖膏药就那么容易解决的,笔者以为这类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亚健康人群、2、姑息保健人群、3、手术治疗人群。我们25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真正属于带三类人群的只占总的病人群5%以下,95%以上的人群严格地说还不能用病人称呼,因为这些人群经过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自我修复、非侵入性干预(热疗、按摩、推拿、食疗、体疗等等)是可以恢复的。这类人群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但为病患解决了痛苦和后患也为政府日益焦虑的医疗费不足找到了最好的途径。遗憾的是医者和病患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统统选择医院把自己当成了病人,这也就不难想象结果如何了。小病大治;过度医疗;自然成为人们当做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医院和患者的信任危机自然产生了。现在的医院仅仅治疗的是属于5%的小众人群,而大量的需求者被游离于社会当中听信偏方和伪科学,处于严重的无秩序状态。利益的驱使在没有真正驾驭疾病属性时信息的不对等医生们各自极力的推销着自己最钟爱的绝活,是否符合病人的利益被束之高搁了。正如患者所言:一个医生一个说法,不知道谁说的正确;一个医生一个治法,不知道谁的方法最好。所以可见无序状态的存在让无数的患者求医无门。
3、供给缺失 面对近乎于天量的需求,纵观我们的医疗保健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有质量、有秩序、有规模的供给体系。表面上看医院、诊所、养生馆遍地都是,但是理论各执一词、做法各自为政、融合严重缺位。根本无法形成真正根据客人的实际需要提供有效、简单、的保健方案。所以数目众多不能有效形成合力的伪产业是不可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
根据以上理由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脊柱疾病的产业化迫在眉睫,很有必要。我认为解决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在政府指导下成立专门针对脊柱保健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由行业组织出面把祖国医学、养生医学、康复医学、现代医学甚至把营养学等相关的领袖人物和专家组织起来以高峰论坛的形式、研讨会的形式先统一思想,融合各家之长逐渐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的保健、康复、养生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诊断标准、保健方法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器械应用标准、国民健康教育标准等)。组成讲师团。
2、在各省重点建立一个培训基地,最好设在二级甲等以上的中医医院担负各省的培训任务,有他们分批次的将本地区的各类诊所、养生馆、社区服务站的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使他们尽可能一专多能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担负起标准所设定的不同技术行使医疗保健功能,满足不同的人群的需要。同时因为标准化的实施避免了现在市场极度混乱的局面,很好的改善了医患关系,赢得病人信任的同时从业者的经济效益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3、健康教育也是脊柱产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的脊柱病大课堂根据国外的成熟经验可以使64%的人症状缓解,医疗费用降低90%。是一个看病不一定要花钱的好办法,我们开展这样的免费教育已经十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既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避免了错误的治疗,也鼓励病人正确的劳动的同时树立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种看似没有效益的公益性工作,不但给公众传递来自主流科学的声音取得他们自觉的配合,从业者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变得更加信任和可以依赖。这种双赢的结果很多人不做是很难体会到的。
脊柱医学产业化的提法是很有创造性,也因为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使其成为现实的路还很长,困难远比我以上提到的要更复杂更需要我们的勇气。我认为有祖国医学几千年的璀璨,现代科技令人兴奋地成果,还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和需求。这种技术和需求的现实无法怀疑他成功的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医者仁也,解除众生病痛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在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模式还有各种疑问时,病患期待的目光在呼唤我们把他们从这种折磨中解脱出来时,我们的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中国会在人类社会首先建立一个向汽车“4S”点一样的脊柱呵护机构,人们在那里经过细致入微的保健,科学合理的治疗,也许不需要大动干戈照样可以使人们的身体这辆事业的快车驰骋在自我价值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大道上。我期待,我们共同期待,我们一起努力!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