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推星节穴治疗颈源性冠心病的临床报告 1 例(现己3例)
- 作者:齐伟|发布时间:2012-05-10|浏览量:754次
患者资料
1.1 病史
周**,女,57 岁。2005 年 3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前憋闷,左侧颈根部、肩、臂部疼痛难忍;
不能负重(不超 1.5kg)、远走(不长于 10min)、劳动(如洗口罩),否则心悸、虚脱;每日清晨 3 时发作,无法再寐,下地走动后稍有减轻。其间曾在吉大一院、二院、长春市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心脏病科以“冠心病”治疗无效。2008 年 10 月 23 日经会诊以“颈椎病”收入推拿科治疗。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齐伟
1.2 症状
左侧颈根部及左胸憋闷,左肩胛区及左臂疼痛;不能负重、行走及劳动;每日凌晨 3 时症状加重,患
者因左侧颈根部及左胸憋闷而醒,无法再寐,下地行走后诸症略减轻。
1.3 体征
颈椎平直,项部肌肉紧张度高,第 7 颈椎左侧横突前方 0.5cm 处压痛(+),转头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侧霍夫曼征(-)。
1.4 治疗经过
前 8 日采用常规推拿(放松颈部软组织,整脊手法纠正颈椎关节紊乱)、针刺(风池、天柱、安眠、
颈夹脊、神门、三阴交、内关、上 6)治疗效不显;第 9 次推拿时发现患者左侧第 7 颈椎横突前方肌紧张,压之患者左颈根部及左胸闷痛加剧,伴心悸,抬手即止。据以痛为腧理论,改用按揉手法松解第 7 颈椎前方软组织,针刺压痛点(因其位置当星状神经节所在部位,故命名为星节穴)。当晚发病时间延迟至晨 5时,程度明显减轻,再用同法治疗 8 次痊愈,至今未复发。
2 鉴别诊断
本病与冠心病症状极其相似,故诊断时首先要排除冠心病。颈源性冠心病多在夜间或晨起发病,冠心
病多在运动、劳累或激动后发作。“颈源性心绞痛的特点是先在颈、肩、肩胛部痛,后表现为心部痛……多为长时间的刺痛、灼痛、或胀痛,疼痛与颈、肩活动有关;冠心病心绞痛者,疼痛先起于胸前区,后向左肩臂放射……多为短暂的绞痛,与颈肩活动无关,多无颈椎病的其他症状[1]。”冠心病运动后症状加重,颈源性冠心病适量运动后症状减轻。冠心病发作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颈源性冠心病多无明显变化。冠心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有效,颈源性冠心病硝配甘油治疗无效。
3 发病机制
冠心病系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颈源性冠心病糸由颈部交感神
经节或交感神经在颈部受到牵张或挤压刺激而受到抑制,相对副交感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而变窄,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临床症状。
4 治疗机理
颈交感干位于颈动脉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颈下神经节位于第 7 颈椎处,在椎动脉起始处的
后方,常与第 1 胸交感神经节融合成颈胸(星状)神经节[2]。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中、心下神经,构成心丛,与副交感神经一起协同控制心脏冠状动脉的舒张与收缩。本疗法治疗颈源性冠1750颈源性冠心病是由颈椎病引起、与冠心病症状类似的一种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用硝酸甘油治疗无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针刺、推拿星节穴(第七颈椎横突前方约 0.5cm)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冠心病 1 例,疗效确切,因施术部位为交感神经中枢之所在,能为针刺作用机理提供新的依据,成为交感神经学说新的补充,并为临床选穴提供新思路,笔者为推拿手法可松解星状神经节周围软组织,解除机械压迫;针刺直接刺激交感神经节,降低其对压迫、牵张刺激的敏感性,解除交感神经抑制,从而达到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相对平衡状态,而达治疗之目的。
5 展望
头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所在部位能够治疗中枢相关疾病,同理,推拿、针刺交感神经的中枢亦可
治疗交感神经中枢相关疾病,故认为此类疗法不但可以治疗颈源性冠心病,还可用于交感型颈椎病及其他颈源性疾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奎云.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洛阳: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98-399.
[2] 王根本, 王云祥.人体解剖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