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上腺疾病
- 洋教授从美国赶赴民权农村看妞妞
- 成功治愈胡桃夹综合症
- 激情与冷静共舞 浪漫与严谨交融...
- 我和美国Hamidinia教授...
- 肾上腺疾病:你怎么看
- 第四代尿道悬吊治疗尿失禁新方法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 两次访美感言
- 张雪培手术演示列表
- 肾上腺瘤 手术安全吗?
- 微创腹腔镜肾上腺瘤术后及肾结石...
- 湘雅印记
- 郑大一附院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单孔...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是不是感染了?
- 怀疑我患有肾上腺肿瘤怎么联系您...
-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成功实施微创经...
- 女性尿失禁
- 省抗癌协会第二届泌尿系肿瘤学术...
- 外一科成功实施经阴道、中段尿道...
- 美??家免?救治商丘市民?妞妞
- 郑大一附院专家竭力保全16岁震...
- 民权女孩牵起的中美友谊
- 作者:张雪培|发布时间:2009-03-03|浏览量:1368次
一位患病女婴不幸被父母遗弃,却有幸被民权县一位捡拾废品的老农民抱回家。心地善良的老农民借债为孩子求医问药,但女孩得的病在国内已没有“回天之术”。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女孩遇到了美国来华访问的Ham教授??
商丘报业网讯: 郑州大学一附院泌尿外科张雪培
接受采访时,邢明荣老人不时拿出小华的照片。 刘本杰摄
“奶奶,我好想您……”2月25日20时许,在民权县褚庙乡袁庄村邢明荣的家里,电话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电话是老人的孙女小华(化名)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打来的。小华在电话中告诉奶奶,她现在在美国很好,得到了“大鼻子爷爷”和好多华人华侨的关爱,第一次手术已经成功进行,妈妈也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去了英国治疗。一个患病的民权女孩,何以引起这段跨国佳话,得到许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帮助?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意外捡来的“孙子”
据邢明荣老人说,小华是丈夫李胜居于2005年1月在民权县城捡拾废品时捡到的。那天凌晨5时许,天气很冷,李胜居在商贸街十字路口垃圾堆旁挑拣东西时,突然发现一个用很多旧衣服裹着的包袱。他捡起来一看,里面包着一个小婴儿,看样子像男孩,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冻得已经不会哭了”。
当时,李胜居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心想一定是“老天爷”见自己儿媳妇不能生育,“赐予”自己一个孙子。他顾不上捡废品了,抱起孩子就往家赶。
谁知,回到家里,无论怎么喂,孩子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哭,这可吓坏了李胜居。邢明荣老人抱着孩子在被窝里暖了一夜,孩子才终于“哇”地哭了一声。李胜居高兴得三天都合不拢嘴,一家人都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孩子有点异常:孩子的生殖器位置是一个大疙瘩,还不断地往外滴水。
“孙子”是个女儿身
一个多月后,李胜居带着小华去山东曹县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小华先天发育畸形,是个“阴阳人”。李胜居一听,心头不禁猛地一沉。“拾个孩子再扔了,我于心不忍啊!不能坏了良心。”
从此,李胜居带着小华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很快花光了家中靠他捡拾废品慢慢积攒的3000元积蓄,又四处借钱。他们先后去了开封、郑州等地的大医院,最后被告知:小华是个女儿身,所患的“膀胱外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术才能治愈并恢复孩子的女儿身,但是治疗费用很高且风险很大,长大后也很有可能得尿毒症。况且,目前国内没有哪家医院能治愈这个病。有的医生建议把小华送到孤儿院,也有医生说这种病3岁时是最佳治疗时机。
无奈,李胜居只好带着小华返回家中。小华的下体疙瘩越长越大,行走时腿部摩擦还经常导致红肿出血,只能叉着腿走路,稍微碰到那个疙瘩,便会疼得大哭。看着孩子受罪,李胜居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小华过3岁生日后,李胜居又开始带着她四处求医。
美医疗专家义诊
美国医疗专家Ham教授,来自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经常来中国做一些疑难杂症的义诊活动。去年4月,Ham教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义诊时,应邀来到民权。
得知外国专家来民权义诊,李胜居赶紧带着小华去了。Ham教授事先已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了小华的情况。经Ham教授诊断,小华的膀胱外翻比较严重,需要做三次手术才能完成,而且要到美国去做,需要几十万美元的费用。“Ham教授说他要回美国创办基金会,他还承诺要免费为小华做手术。”为Ham教授在民权做义诊时担任翻译的郑大一附院护士李荣花这样告诉李胜居。李胜居告诉记者:“要去美国治疗,还要那么多钱,当时我们一家人都觉得不可能,没有当真。”没想到,郑大一附院泌尿外科教授张雪培一直帮忙联系着,并于去年6月接到了Ham教授的邀请函。邀请函中写道:Ham教授在美国为小华创办了“爱华基金会”,筹到了4000美元的善款。这个好消息令李胜居一家兴奋了好长时间。
据邢明荣老人说,那段日子,小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也长大了许多,每天都要帮助他们做家务,并常常手舞足蹈地说要见“大鼻子爷爷”。
一波三折赴美治疗
民权县委、县政府和褚庙乡党委、乡政府以及当地民政部门对此事非常关注,安排专人协助办理了护照等相关手续,并进行了爱心捐助。护照办好了,签证却不太容易。去年6月,张雪培教授专程陪李胜居去了在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并又致电Ham教授,请求他再次发来了邀请函,以便第二次申请签证。此时,Ham教授也通知张教授,小华的病床已经订好。Ham教授还特意给美国大使馆打了电话,希望大使馆给予特别照顾。今年1月9日,他们很顺利地拿到了签证。
为了这次美国之行,连汉字都识不了几个的李胜居老汉竟然死记硬背起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
1月18日17时30分,李胜居和儿媳带着小华乘飞机顺利降落在美国纽瓦克机场。邢明荣老人告诉记者,李胜居他们到达美国的当天正逢下大雪,无法转机,三天后才到达Ham教授所在的俄亥俄州家中。Ham教授很快安排小华在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就诊。
小华一家的到来引起了美国当地华人华侨的关注。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太太听说他们吃不习惯西餐,几乎每天都做好可口的中餐送到医院;许多不知姓名的华人纷纷前往医院探望,捐款捐物。“光玩具都有一麻袋”, 邢明荣老人说。由于语言不通,两名来自山东曹县、河南兰考的在美国工作学习的同胞义务轮班给他们当翻译。其间,由于李胜居的儿媳、小华的“妈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加上孩子动手术前的惊慌,使得心脏病发作,中国驻美大使馆和当地医院10多人乘飞机前往英国给她作了全面检查,三天后又回到美国。谈起这些,邢明荣感动得泪流满面。
接受采访时,邢明荣老人不时拿出小华的照片,只见小女孩胖胖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煞是惹人喜爱。老人说:“俺小华可懂事了,昨天还打电话要我照顾好身体,问家里的小羊生了没有。”谈话间,老人疼爱“孙女”之情溢于言表。
编辑感言:
爱心没有国界
编发完了这篇写满爱心的通讯,自始至终我都在感动中??为拾荒老农民李胜居而感动,为郑大一附院的张雪培教授而感动,为民权县上上下下所有关心小华病情的人而感动……如果说他们给予小华的爱心是因为他们是小华的“亲人”的话,那么,美国医疗专家Ham教授等来自异国他乡的好心人,更为我们传达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爱心是没有国界的!
故事的主人公小华是不幸的,她因患疑难病症曾被遗弃。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在她无助的小手无处抓挠的时候,遇到了淳朴善良的拾荒农民李胜居、邢明荣老人,重拾亲情之爱;在她的疑难病症几乎医治无望的时候,她又遇到了Ham教授和无数不同国度的好心人。Ham教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河南农村,不怕艰苦、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无私爱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李胜居一家人的命运轨迹,更让患病女孩小华重获新生。他的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仅仅作为一个医生所起码应有的医德医风,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
从Ham教授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以白求恩医生为代表的医德高尚、医风良好的“白衣天使”们的影子。白求恩同志那种受人尊敬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崇高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弘扬。
大爱无疆,没有国界的爱心温暖中国,同时也温暖世界,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感谢每一个献出爱心的人,感谢每一个让爱心化为温馨的人!
(吴涛)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报业网 原文链接:http://www.sqrb.com.cn/sqnews/2009-03/03/content_1085560.htm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