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世刚副主任医师
-
医院: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科室:
康复医学科
- 呵护生命的“顶梁柱”,预防脊椎...
- 治疗颈腰椎病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主...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指征
- 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0...
- 银质针疗法简介
- 新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 骨科系统疾病康复知识问答(骨折...
- 骨科系统疾病康复知识问答(颈肩...
- 神经康复知识问答( 截瘫康复篇...
- 神经康复知识问答(颅脑损伤康复...
- 神经康复知识问答(脑中风篇)
- 肩周炎的常见症状
- 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各...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征象
- 怎样坐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最...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四大误区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 认识脊椎病因学说
- 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
- 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 腰椎病的发病原因
-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
- 作者:李世刚|发布时间:2008-10-29|浏览量:1840次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始发年龄在50岁左右,且多在肩部受凉的情况下发病,与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多数病例慢性发病隐袭进行,常因上举或外展动作引起疼痛始被注意。患者主诉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不能梳头、穿衣困难,有时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该病虽有自愈性,预后良好。但单靠自身功能锻炼,一方面是难以进行,同时需要很长时间。针刀针对粘连的关键点进行闭合松解,配合特定手法,使肩周炎粘连完全解冻,术后立即可进行功能锻炼。90%以上的患者经过1-3次施术可达到治疗目的,治愈后不再复发。
概述:简称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又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
病因病理: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激素波动,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扯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①肌和肌腱。如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园肌等及其联合肌腱。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还有肱二头肌长腱经肱骨关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②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③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临床表现:
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50岁之中、老年患病。
2.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扯到上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3.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4.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常规治疗: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一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早期给予理疗、针灸、推拿按摩,封闭等可改善症状。
3.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4.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5.肩外因素所致肩周炎除局部治疗外,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微创小针刀特色治疗:
1.用小针刀对肩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实施松解剥离等治疗,能有效的解决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
2.针法手术适应症广,除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血液疾病等外,诊断明确均可治疗,术前只需常规检查,术后即可生活自理。
3.术后须坚持康复治疗和积极功能锻炼。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