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小儿外科成功实施徐州地区首例经脐腹腔镜肠套叠整复术
- 作者:周学武|发布时间:2013-04-07|浏览量:510次
日前,我院小儿外科周学武副主任医师运用经脐腹腔镜成功救治了一例少见的多发性肠套叠患儿,因采用的是经脐微创腔镜技术,患儿在治愈急症的同时还免受了开刀之苦,术后肚皮上几乎看不到疤痕。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据悉,该项手术在我市尚属首例。徐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周学武
刚过完1岁生日的豆豆(化名)是个可爱的小女孩,长得白白胖胖的,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据豆豆的妈妈介绍,豆豆自生下来之后身体一直很好,也很少哭闹。可3月17日中午却突然脾气大变,不停地哭闹,还伴有呕吐。不管妈妈怎么哄,就是“不领情”,每间隔10-20分钟就会“发作”一次,后来拉出了一些明显带有血的果酱样大便,父母吓了一跳,抱起她就往医院赶。
到了医院,豆豆又开始呕吐,尖厉的哭声和双腿拼命屈向腹部的动作令接诊的小儿外科周学武副主任医师十分警惕,一摸她的肚子,隐隐约约有像小腊肠或小香蕉状的肿块,这些指征都很像小儿肠套叠的症状。医生不敢大意,告诉其父母,若真是患上肠套叠,处理病情变化会很凶险,如果拖的时间长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肠缺血甚至坏死还得做肠切除手术。故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给豆豆进行检查,经胃肠道彩超检查后,确诊为肠套叠。
随即,豆豆接受了治疗肠套叠最常规的方法??“空气灌肠肠套叠整复术”,但未能成功,于是下午4点21分,豆豆被紧急推进手术室,由周学武副主任医师为其实施经脐腹腔镜肠套叠整复术,在豆豆的肚脐眼上打2个5毫米的小切口,医生在探查豆豆的腹腔时,发现末端回肠充血水肿明显,考虑为肠套叠所致,后在距离回盲部约30cm处分别发现两处小肠套叠,大小约5×4×4cm,为多发性肠套叠,行腹腔镜下肠套叠整复成功后,又紧接着探查其余小肠后,未发现其他套叠肠管后,遂宣告手术结束。
目前,豆豆已经康复出院。由于采用的是经脐腹腔镜这一微创手术,术后豆豆的小肚皮上几乎看不到疤痕,这让豆豆的父母也感到很欣慰。
据周学武副主任医师介绍,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是指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像收起单目望远镜一样。发生的年龄大都2岁以内,以4月至10月占半数以上,好发于春末夏初,发病因素与饮食改变、局部解剖因素及病毒感染等有关,绝对多数为单发性肠套叠,两处以上的多发性肠套叠少见,这种情况空气灌肠往往难以奏效。
医生提醒:
小儿肠套叠的主要表现
1.健康婴幼儿突发间隙性哭吵,发作时面色苍白,呈异常痛苦状,拒绝吮奶。
2.反复呕吐,吐出物初为奶水,以后可含绿色胆汁或带臭味的粪水。
3.常在发病4-6小时后,出现血性大便。典型的肠套叠粪便为果酱样稀便。
4.若仔细检查,往往可在上腹部摸到香肠样块物,此即为发生肠套叠的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