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宏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儿科
- “六一”儿童节,关注孩子成长
- “关爱矮小儿童”义诊
- 怎样让孩子长高
- 想让孩子长高的家长请注意
- 春季如何让孩子长得更高
- 给孩子一个长高的机会
- 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抽动症患儿?
- 中医药治疗抽动症有哪些优势?
- 中医药治疗抽动症方面有哪些方法...
- 如何评估抽动症患儿病情的轻重?
- 什么是抽动-秽语综合征?
- 儿童抽动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 孩子挤眉弄眼是什么病?
- 孩子挤眉弄眼是什么病?
- 10岁半孩子,午休时突然脸部及...
- 莫让孩子错失“长高”的时机
- 抽动症怎样才能治愈?
- 重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身高
- 儿童肥胖不容小觑
- 关心孩子假期生活,关注儿童身高
- 孩子长得慢 当心矮小症
- 中医治疗性早熟
- 牛奶与性早熟
- 假期孩子猛然发胖,爱打瞌睡,小...
- 抗癫痫药物(西药)治疗中的不良...
- 治疗癫痫应遵守哪些原则?
- 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西药有哪些?
- 什么叫小发作
- 什么叫大发作?
- 癫痫有哪些发作形式?
- 癫痫发作是怎么回事?
- 什么是非癫痫性发作
- CT和核磁共振对诊断癫痫有帮助...
-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治疗
- 发作性睡病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 中医治疗癫痫常用方药
-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
- 小儿脑性瘫痪 贵在早期发现
- 莫把脑瘫当缺钙
- 癫痫病人为什么要做录像脑电图检...
- 癫痫病人为什么要做脑电图检查?
- 聪明妈妈走出“长个儿”误区
- 作者:郑宏|发布时间:2012-03-14|浏览量:2964次
很多妈妈认为孩子长个儿是自然生长发育的过程,孩子将来能长多高,是由遗传决定的,正是由于妈妈这种对于孩子“长个儿”的错误认识,让孩子失去了长高的机会。
妈妈对于“长个儿”常见的误区有:
误区一:我和他爸都不矮,孩子身高肯定没问题!
遗传虽然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但也只占70%左右,后天因素也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当发现孩子身高增长缓慢、身高低于正常同龄儿时,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切不可疏忽大意而影响了孩子的身高。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宏
误区二:我的孩子还小,长个儿有先长有后长的,以后总要长高的!
经常有家长带着17~18岁的孩子来就诊,孩子的身高只有150cm左右,但是骨骺已经闭合,许多家长的这种错误的等待心理,让孩子失去了治疗的时机。
误区三:孩子能吃能喝,一定能长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一定能长高,结果孩子不但没有长高,反而成了“小胖墩”,干扰了孩子的正常发育,阻碍了孩子长高。
误区四:父母都矮,孩子肯定长不高!
有的父母自己身高不理想,就认为孩子天生也是个矮个子,即使孩子有长高的机会也不去帮助孩子争取。
帮聪明妈妈走出“长个儿”的误区
人的长高需要漫长的过程。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到了青春发育后期,骨骺与长骨的干骺端逐渐融合,骨骼生长日趋缓慢。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与干骺端完全融合,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一般来说女孩到了15岁以后,男孩到了17岁以后,骨骺逐渐出现闭合,身高也逐渐停止了增长。
聪明妈妈们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要在孩子骨骺闭合前的长个儿最佳时期到医院求医。一般来讲,孩子3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可增高5-7厘米,若孩子的年身高增长低于4厘米,就要考虑到孩子有可能患上了“矮小症”。在这段时期家长就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体检,一旦确诊孩子属于“矮小症”范畴,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矮小患者开始治疗年龄对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成年身高。国内70%的孩子11岁~16岁才开始接受治疗。而由美国国家合作生长发育研究(NCGS)数据显示,国外59%的孩子是在6岁~10岁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这与中国妈妈常常寄希望于孩子青春发育期会长高有关。很多妈妈在孩子儿童期,对孩子的身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发现问题,往往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时机。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