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亚博主治医师
-
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康复中心
- 脑瘫评价
- 作者:葛亚博|发布时间:2010-01-15|浏览量:392次
评价内容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
4、语言功能障碍评定
5、功能独立性评定
1.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葛亚博
(1)体格发育及运动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估表。
(2)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①.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② .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③.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小于1岁小儿关节伸展度正常标准参照表5-2-1。
年龄大些患儿还可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后50% ROM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3)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用测角计进行,参照第*章第*节。
(4)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法。
(5)平衡功能评定:参照Berg平衡量表。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⑴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⑵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
⑶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智力测验是评定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发育诊断的具体方法,可得知智力发育水平,作为对了解患儿是否合并智力障碍客观指标的参考,以便为康复教育和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可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合并症,及早开展特殊教育。
⑴智商测试: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与诊断两种。最常用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o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此法适用于从出生至6岁儿童;另外,还有绘人测验(draw a man test),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新生儿行为量表等。诊断性测验是我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格赛尔(Gesell)量表等。
⑵适应行为测试:我国一般采用湖南医大二院的“适应行为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测试表”。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结合智力低下和程度的诊断标准,做出患儿智力水平的判断。
4、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首先要了解语言的正常发育,包括语言前期的发育、语言接受期的发育、语言表达期的发育等。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⑴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呈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多数具有精神发育延迟或异常。评定时可采用用汉语特点修定的研制成中国版的S-S(sign-significance)检查法。
⑵运动性构音障碍:它是由于参与发音的诸器官(包括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的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结果使构音方面出现各种症状。如语音欠清晰、鼻音重、语速减慢、发声困难等等。评定时可采用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定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5、功能独立性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是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从实用角度来进行评定是对患儿综合活动能力的测试,包括以下方面:①个人卫生动作;②进食动作;③更衣动作;④排便动作;⑤转移动作;⑥移动动作(包括行走、上下楼梯);⑦认知交流能力。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
4、语言功能障碍评定
5、功能独立性评定
1.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葛亚博
(1)体格发育及运动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估表。
(2)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①.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② .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③.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小于1岁小儿关节伸展度正常标准参照表5-2-1。
年龄大些患儿还可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后50% ROM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3)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用测角计进行,参照第*章第*节。
(4)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法。
(5)平衡功能评定:参照Berg平衡量表。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⑴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⑵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
⑶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智力测验是评定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发育诊断的具体方法,可得知智力发育水平,作为对了解患儿是否合并智力障碍客观指标的参考,以便为康复教育和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可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合并症,及早开展特殊教育。
⑴智商测试: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与诊断两种。最常用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o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此法适用于从出生至6岁儿童;另外,还有绘人测验(draw a man test),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新生儿行为量表等。诊断性测验是我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 ?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格赛尔(Gesell)量表等。
⑵适应行为测试:我国一般采用湖南医大二院的“适应行为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测试表”。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结合智力低下和程度的诊断标准,做出患儿智力水平的判断。
4、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首先要了解语言的正常发育,包括语言前期的发育、语言接受期的发育、语言表达期的发育等。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⑴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呈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多数具有精神发育延迟或异常。评定时可采用用汉语特点修定的研制成中国版的S-S(sign-significance)检查法。
⑵运动性构音障碍:它是由于参与发音的诸器官(包括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的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结果使构音方面出现各种症状。如语音欠清晰、鼻音重、语速减慢、发声困难等等。评定时可采用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修定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5、功能独立性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是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从实用角度来进行评定是对患儿综合活动能力的测试,包括以下方面:①个人卫生动作;②进食动作;③更衣动作;④排便动作;⑤转移动作;⑥移动动作(包括行走、上下楼梯);⑦认知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