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忽视的“小病”之二:肉芽肿性血管瘤??妊娠后手掌出现一个易出血柱状物
- 作者:刘大看|发布时间:2009-03-18|浏览量:360次
病历资料:女,28岁,“手掌出现一个易出血柱状物”,妊娠7个月时,发现手掌出现一个红色小肿块,持续生长,碰触后易出血,不易止血,反复出血,至分娩后3月时,柱状物生长至约1.5cm高,基底部较大,质地较硬;经诊治为肉芽肿性血管瘤,局部注射尿素治疗一次,1周后肿物脱落,无复发。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刘大看
肉芽肿性血管瘤又名化脓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是一种隆起于皮肤或黏膜呈息肉状生长的良性肿瘤,以毛细血管增生形成小叶结构为组织学特征的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瘤, 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外伤学说,约1/3的病例已证实肿物与外伤有关(2)感染学说,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也有人认为由链球菌引起。(3)激素表达学说,肉芽肿性血管瘤患者雌激素表达增高,雌激素受体在部分毛细血管瘤组织中表达。
妊娠肉芽肿是肉芽肿性血管瘤的一个特殊类型,肉芽肿性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激光照射、高频电针电灼、放射性同位素敷贴、外科手术切除、微波和液氮冷冻、平阳霉素药物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之处。
尿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机制:(1)尿素注射后,血管瘤组织立即出现无菌性急性炎症改变、变质、渗透和增生,1~2周后炎症消退,新生的结缔组织取代血管瘤组织;(2)尿素能破坏细胞基质;(3)尿素是一种细胞毒剂,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器酶系统,如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或与多核苷肽合成有关的核酸酶等影响多核苷酸代谢;(4)高浓度尿素能打开蛋白链,使氨基酸侧链及蛋白多肽主链结构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溶解;(5)所用尿素的高渗透压可对肿瘤细胞起杀伤作用;(6)除对细胞本身的作用外,尿素还可能对机体免疫系统起作用。
尿素注射疗法治疗肉芽肿性血管瘤具有疗效确切、无出血、治疗后无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不易复发等特点;并且方法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