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角膜塑型-新型青少年近视预防治...
- 两岁后,半年验次光
-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 眼科医生提醒:早产儿易患视网膜...
- 眼球震颤治疗原则
- 角膜屈光手术后干眼的预防及治疗
- 怎样早期发现先天性斜视?手术的...
- 后巩膜加固术
- 下颌瞬目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
- 90%外斜视儿童易患近视
- 拯救徘徊在立体视觉世界之外的孩...
- 预防先天性眼病的发生
- 防止儿童眼外伤
- 儿童各时期常见眼病的防治
- 早产儿出院后不要忘了查眼睛
-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 高度近视眼有哪些表现?
- 近视会遗传吗?
- 近视眼不戴眼镜行吗?
- 什么叫做用眼卫生?
- 如何防止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
- 常用的护眼方法?
- 近视危害性
- 近视防治要点
- 近视发生、发展主要原因
- 让孩子把近视吃掉
- 结膜炎如何预防
- 眼科整形美容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视网膜脱离
- 翼状胬肉
- 青光眼的危害
- 关于儿童全麻的风险
- 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
- 警惕儿童圆锥角膜带来的危害
-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盲与低视力的...
- 宝宝老是流泪怎么办?
- 泪道冲洗和探通需要全身麻醉吗?...
- 三大近视手术 4类人不宜做
- 警惕 近视手术的八大问题
- 角膜塑型镜防治近视的相关问题
- 角膜塑形镜预防近视的原理
- 角膜塑型镜防治近视
- 青光眼急性发作有哪些症状?
- 怎样防治糖尿病性眼病?
- 青光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护眼从零岁开始
- 提防“干眼症”长时间用电脑应多...
- 浅谈斜视对视功能的危害
- 小儿白内障如何治疗
- 日常需要与斜视鉴别的
- 斜视的危害
- 斜视的早期非手术治疗
- 要重视儿童的低视力康复
- 儿童弱视的防治
- 美国研究发现:青少年缺铬易近视
- 警惕眼睛爆竹伤
- 警惕孩子眼外伤
- 孩子没耐心留神近视
- 40岁后每年要查眼底
- 3岁半排除弱视和斜视
- 眼球震颤
- 为什么有的儿童斜视需要早期手术...
- 电脑一族干眼症饮食策略
- 配镜必须医学验光
- 干眼症切不可胡乱使用眼药水
- 哪些人医学验光配镜时需要散瞳
- 青少年用手机上网易引发假性近视
- 关注快速改善近视眼的方法??转...
- 握笔不当影响视力
- 眼睛健美需要哪些营养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作者:郎卫华|发布时间:2011-02-14|浏览量:3020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常见的致盲眼病。 多见于患糖尿病时间久者。一般而言,据统计,患糖尿病5-9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为10%,15年病史者发病率约为50%,25年以上者则高达9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差、病程长、年龄大有关,与男女性别无关,另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肾功能不全、妊娠等可以加重视网膜病变。眼底病变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自觉症状: 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郎卫华
病变早期,损害仅限制微血管瘤、出血和渗出,未累及黄斑,中心视力可正常或轻度下降或有两目干涩,视物轻度模糊,有时无任何症状而仅在眼底检查时被发现。有但是,若病变累及黄斑,或黄斑区有明显的囊样水肿,则对视力损害较大。当视网膜前出血侵犯黄斑区,玻璃体出血或广泛增殖性糖网病变时,视力损害则更严重,特别是视网膜前或玻璃体出血,在短时间视力明显下降,两目疼痛,视物不清,两眼前有云雾状或飞蚊征。若继发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时,常促使视力完全丧失而短期内失明。
眼部表现:
1.眼底改变:临床分为两型:
(1)非增殖型(又称单纯型或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极部视网膜可见针尖大小的微动脉瘤;点状、斑状、片状及火焰状出血;黄白色硬性及棉絮状软性渗出;黄斑可有囊样水肿及星芒状渗出。随病情的逐渐加重,微动脉瘤、出血、水肿、渗出数量增多,布满整个后极部,甚至达中周部。早期动脉略变细,静脉呈均一性扩张,毛纫血管限局性闭塞。晚期静脉粗细不均,可呈串珠状;毛细血管限局性闭塞逐渐连成大片无灌注区,分布于中周部。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形成。
(2)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具有非增殖型的全部改变外,尚有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形成,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前出血和反复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2.除以上改变外,还可伴有结膜微动脉瘤、白内障、虹膜红变、暂时性屈光改变、调节麻痹及眼外肌麻痹等。
3.荧光血管造影、暗适应和电生理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治疗:
1. 严格有效控制血糖 ,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2. 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至今30多年来,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可靠的效果,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光凝固视网膜病变部位,可消除病灶,不使病情恶化,稳定视力。对于增殖期的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玻璃体出血、增殖,除了做眼外视网膜光凝治疗外,最好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加眼内激光光凝,可挽救部分患者的视力。
3. 药物治疗: 服用改善视网膜血循环的药物,如导升明、胰激肽释放酶等
3. 药物治疗: 服用改善视网膜血循环的药物,如导升明、胰激肽释放酶等
防治: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眼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但往往忽视了眼睛变化,很少去眼科检查。当发现视力有变化时,再去眼科检查,常常眼底已有了病变,往往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时并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如发现病变,及时治疗。糖尿病确诊后,即便视力是1.0,也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倘若一切正常,应每年详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一般来说,在非增殖期,2-3个月查一次眼底;增殖前期,1-2个月查一次眼底;增殖期,2周-1个月查一次眼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