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歇性跛行 知识问答(一)
- 作者:蒋劲松|发布时间:2012-06-11|浏览量:3169次
间歇性跛行 知识问答(一)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问:什么叫“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下肢动脉闭塞或狭窄的情况下,病人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臀部和小腿的酸胀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又可以行走一定距离症状复发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蒋劲松
问:哪些疾病可引起“间歇性跛行”?
答:凡是引起下肢动脉闭塞或狭窄的疾病都可以在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常见的疾病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闭塞脉管炎、糖尿病足(缺血性)等。
问:“间歇性跛行”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答:“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早期临床表现。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可以导致从“间歇性跛行”转化为“静息痛”,严重者出现下肢坏疽。所谓“静息痛”是指病人在不行走的情况下也出现逐步剧烈疼痛,以夜间为著。所谓“坏疽”是指病人的主肢等末梢部位出现皮肤发黑、活动障碍等坏死征象。
问:“间歇性跛行”会导致截肢吗?
答:“间歇性跛行”有两个转归结果:第一种情况是,经过一定的治疗消除疾病的因素后,行走距离得到延长,疾病得到控制。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病程继续进展,有可能最终结果为截肢。
评论
问:哪些人容易发生“间歇性跛行”?
答:造成动脉硬化的四大因素同样是引起“间歇性跛行”的主要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他的因素还有:肥胖、高龄等。
问:“间歇性跛行”多好发在哪个年龄段?
答:如果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好发的年龄一般是在65岁-75岁之间。如果是血栓闭塞性脉管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好发的年龄在30~40岁左右。
问:为什么要特别重视“间歇性跛行”?
答:主要原因有三个:(1)、“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缺血坏死的前奏。(2)、在“间歇性跛行”阶段进行正确的治疗效果往往最佳,截肢率很低。(3)、“间歇性跛行”往往同时反映病人的心脑血管病变状态。
问:如果没有在“间歇性跛行”进行治疗,结果会怎么样?
答:上面提到在“间歇性跛行”阶段治疗往往效果会比较好,截肢率很低,但是由于不少病人在当地缺乏医疗条件或者误诊等因素,错过了这个阶段的治疗时机,根据我们过去收治的大量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情况来看,出现“静息痛”时,病人的血管病变往往很广泛,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到了“坏疽”阶段时,往往治疗效果很差,截肢率高。
问:为什么医生说下肢的“间歇性跛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答:这是因为引起“间歇性跛行”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和糖尿病,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那就是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则可能导致中风。一般来讲下肢的动脉硬化出现时间较为延迟,因此一旦出现“间歇性跛行”往往提示心脑血管也有一定的病变。所以对于“间歇性跛行”的病人同时进行评估。